三、生下小孩后,對大腦發(fā)育的內(nèi)容:
1、母乳喂養(yǎng)很重要,是最好最安全的食品。保證了孩子健康,又避免母親在40多歲后患乳腺癌的機率。剛生下小孩子,有可能發(fā)生乳腺體不通的情況,一定要弄通,大概是九個眼要通。不能為了所謂的身材而不給小孩子喂奶。
2、我說了,我是在小孩子20多天后開始的早期早教。在孩子醒時,我會讓小孩的小手撫摸各種手邊的物品。眾所周知,小孩子從出生后到一歲時大腦發(fā)育是飛速的,在一歲到三歲又是一個階段,在這個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就不是你只請保姆帶到,讓小孩不哭就可以了。最需要是媽媽們付出心力的時候。
要刺激大腦發(fā)育就用小孩的雙后去撫摸這個世界?,F(xiàn)在帶孩子,家長對玩具都準備充分,對半歲以前的小娃就身邊玩具給小娃娃,讓他小手撫摸,母親并給小孩講解,這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處,記著從0歲到3歲都不要給小娃說:“車車、飯飯等,要直接說是汽車或吉普車、拖拉機或稀飯、饅頭等,這樣小孩會吸收大量詞匯。
在小孩10來個月,睡眠時間不是很長后醒的時間在多些時,就可以去找整套的“什萬個為什么?各類百科知識全書,365夜等”那些有圖和文字的書。你手指圖里的要件用圖下面的文字給小孩講。這是為了刺激小孩大腦皮層發(fā)育。
到一定時候,當你再拿這書給他講時,他會伸手翻下一頁,那說明,他對這一頁有印象,想要新鮮的了。如我們帶小孩到大自然中,(我是每周的星期天都帶小孩去公園,有山有水的環(huán)境)各類植物、枝葉、小草、小螞蟻、小小蝸牛等都是讓小孩觀察的最好道具。
以上是說讓小孩通過手接觸世界,其余時間在大人無空閑時,就給小孩放講故事的磁帶,我那時是菊萍姐姐講的,現(xiàn)在的種類應該很多。在動畫片方面我同兒子看得最多的動畫片是胡蘿娃的故事和圣斗士星矢。我認為這兩種是畫面很美,又比較炫,對小孩的形象思維很好。
與此同時淘一點有字幕的如講弟子規(guī),國學方面的淺顯一點的東西,每天放給小孩子看。這樣小孩子在無形中會接觸到很多字詞匯,如小時思維刺激得好,那他所看到的字、詞慢慢就會搬家,無形中就會應用到其他地方。
睡前聽講故事磁帶,白天安排放有字幕的碟,講百科知識圖冊(書店種類很多)成語故事書。以上刺激孩子的左腦及形象思維,余下就是你家長還要針對孩子的右腦進行開發(fā)。右腦是左手的功能,每天抽一點空閑,同小孩玩游戲,用左手拋小球,用左手接等,你所能想到的,你心里大概給他規(guī)定個數(shù),完成就做其他的了。
另補充一個鍛煉大腦的:畫圖畫,我們不要求小孩畫得很象實物。只要能用手去勾畫線條就對大腦有作用。最怕有不懂教育小孩的會說小孩你畫的車怎么不象呢?此時你要快糾正說那是寶寶畫的變形汽車。
在0-3歲的教育中,用鼓勵不能用打擊的方式,不是要求他把實物畫得多相式,而只是鍛煉大腦皮層的溝縱。
在飲食方面,我強調(diào)的是蔬菜水果。在小孩可以吃飯時,給小孩的碗里添的菜是各種蔬菜,不要給他添肉菜,因一般小孩子主動挾的是肉,而不會主動挾蔬菜,我們大人就在小孩子會吃飯菜時,引導他。水果:每天蘋果香蕉是必須的。這樣就不會把小孩養(yǎng)成小胖墩。
大腦開發(fā)到一定程度,小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比較強烈,大人該做的事滿足他,找各種書給他看。
我家對兒子早餐是:一個雞蛋、一個蘋果和水。
我兒子從小就正餐吃得少,因都是他一放學回家就給他削二到三個蘋果,然后做作業(yè),然后吃晚飯。肉菜有,但我們大人都是先說吃蔬菜。我的朋友們都說我兒是投入少產(chǎn)出多,高中畢業(yè)1.8米的凈高,才100零幾斤,不過這次放假回來是130多斤(學校選的體育是游泳、藍球,現(xiàn)在這學期選的羽毛球)。
胃口不開問題:吃七分是常識。
我認識一個醫(yī)生朋友曾告訴我,千萬不要強迫小孩子吃飯,小孩子是有幾個生長發(fā)育期的,特別是青春期,飯量是自然會增的。如早早打開胃口,到發(fā)育期時他的飯量就過了,到青春期時你讓他少吃點都不行了,小兒肥胖就是大人的愛心中膨脹了